一、什么是小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常见的急腹症,以3-12个月多见。好发部位多由回肠末端套入宽大的盲肠腔内。发病与肠管口径不同,肠壁肿瘤,憩室病变,肠蠕动节律失调等因素有关。肠套叠的促发因素是肠蠕动的节律发生紊乱。
二、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腹痛突然发作,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拒食。持续数分钟,腹痛缓解果酱样便及腹部包块。最初2~3分钟里显得很痛苦,过了一会儿,疼痛似乎消失,孩子又玩起来。可是约隔10-20分钟,孩子又会像先前一样,因为疼痛而哭起来,继而又是呕吐。这种情况会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如果是原发性肠套叠,在发病48小时内,没有脱水表现,腹不胀,可在医院用气灌肠疗法使肠管复位,复位率可达95%以上。套叠时间过长,孩子可以排果酱样大便或深红色血水便,这是肠管缺血、坏死的表现,需要及时手术;否则,易造成肠破裂。因此,对于阵哭的孩子,怀疑到肠套叠时,应争取时间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拖延。
三、为什么孩子会得肠套叠?
肠套叠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目前,医生们认为,孩子在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相对来讲消化道发育尚不成熟,功能较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父母不了解这个特点,有的随便给孩子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会使肠道负荷更重,诱发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四、小儿肠套叠治疗方法有哪些?
有非手术治疗(空气灌肠复位)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五、空气灌肠成功临床指征
患儿安静入眠,面色由苍白转为红润,腹部不再拒按肿块消失,便血想、渐消失,复位成功后6—8小时方可母乳。
六、出院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小儿肠套叠手术后要注意喂养和补充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这样就可以帮助增强肠蠕动,注意孩子的喂奶后体位,或注意孩子哭闹,要注意孩子的肠蠕动情况,不要喂养过饱,预防孩子大声哭闹;饮食方面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搭配,避免多种食物对肠道的刺激;避免感冒、腹泻及剧烈活动,预防复发,出院后如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及时来我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