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大便干硬、排便困难
大便干硬:大便干结,形状类似1~3型;排便困难:排便时用力或哭闹至少持续10分钟才能排出软便;排便时间间隔长:婴儿一周内排便3次或更少;便秘:前面三种情况都有。
家长需要了解:部分母乳喂养儿会出现大便少的情况,属于生理现象 ,与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肛门括约肌或盆底不协调相关。排便习惯不良也会导致大便在直肠停留时间过长,粪便水分吸收较多致使大便干结。另外还有饮食原因,比如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排便困难。
家长因关注婴儿体格生长情况,体重增加太慢、排便量少,可能是喂养不足导致。记录排便时间、次数和性状,并耐心的培养婴儿的良好排便习惯。
二、排便困难的喂养指导和饮食干预
1、母乳喂养儿:乳母饮食均衡,减少或避免辛辣食物摄入,延长单侧喂奶的时间,后奶脂肪含量高,有助软化大便。
2、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儿:准确配置配方奶,不随意调整配方奶粉的冲调浓度。
部分婴儿大便干结可能是因配方奶中额外添加的棕榈酸引起,建议选部分水解、添加OPO结构脂、含益生元的配方,可以改善大便干结现象。
3、按照婴儿生长状况适时添加辅食。
通常4~6个月间添加,不能早于4个月;刚添加辅食的婴儿容易出现便秘,适当增加纤维素、脂肪、水,以软化大便。不建议过早过多的添加粗粮、杂粮。
4、除了必须补充的维生素D或维生素AD,钙、铁、锌等营养补充剂可能增加大便干结的几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
三、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的护理指导
1、日常护理:做好臀部护理,避免红臀与肛裂、肛周脓肿的发生。
2、促进肠蠕动: 腹部按摩,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稍用力旋转按摩。多运动,多趴、学爬,被动操或主动操可促进肠道蠕动。
3、尽量避免在婴儿排便时人工刺激肛门、直肠;不要使用肥皂等碱性刺激性物质帮助通便;非必要,不使用开塞露。
4、养成排便规律,餐后鼓励婴儿排便 ,每天1~2次每次3~5分钟。
餐后容易排便,饭后15~30分钟合适;小婴儿还不能坐时,可以抱起呈坐位,发出“嗯嗯”声鼓励排便;6个月以上婴儿能独坐后,可以用合适的座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