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就医指南 >健康促进 > 医疗保健常识

孩子口齿不清怎么办?

    • 2021-11-05
    • 发布:健康教育科
    • 阅读:2020

经常会出现让爸爸妈妈很苦恼的一件事是孩子老是讲话口齿不清,常常把“泡泡”说成“抱抱”,“飞机”说成“灰机”,“外公”说成“外东”,“裤子”说成“兔子”……长句更是发音不清,让人无法理解。那到底是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口齿不清的呢?是不是长大了就好了呢?这里就讲讲功能性构音障碍。
一、什么是功能性构音障碍?
定义:是指发音器官无结构、形态及功能方面的异常,并且语言发育已达到4岁水平以上,听功能正常,但出现发音错误并呈固定状态。
言语表现:构音中出现声母的歪曲、置换、省略、替代等;韵母的构音异常以及声调的异常造成言语清晰度差而影响交流。
功能性构音障碍是临床儿童最常见的语音障碍类型之一,3-7岁儿童患病率可达10%以上。发音不清不仅妨碍患儿日常交流,还影响其正常心理发育及学习进度。
二、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是什么?
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语言环境(多文化背景、多方言、多母语体系)、饮食结构异常等相关。
三、孩子患了功能性构音障碍怎么办?
3周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6周岁是形成期。家长发现孩子已经超过3周岁存在口齿不清的情况,应该及早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言语评估,不要错过孩子言语矫治的最佳时机,尽量在读小学前对孩子的言语问题进行矫治,以免影响孩子后期拼音的学习。
四、孩子患了功能性构音障碍,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奶瓶奶嘴,尽量不用十字奶嘴,大孩子要尽早戒除使用奶瓶的习惯。
2.喂养时,食物处理不要过于精细软烂。多吃粗糙需要咀嚼的食物,如猪肉、牛肉、芹菜、甘蔗、QQ糖等。
3.鼓励用杯子喝水,练习使用吸管饮水——酸奶,由稀到稠,不可以咬管,从直管到曲管,可逐渐增加难度。
4.多做吹气练习,如吹泡泡、纸青蛙、蜡烛等游戏。
5.刷牙时练习头后仰,漱口后吐水。
6.家庭中语言环境不要过于复杂。



扫一扫在手机中打开页面

相关稿件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湖州市中心医院 |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湖州市中医院

©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16031078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591号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东街2号 联系电话:0572-2030248 邮政编码:313000 Email:hzfby@163.com